自疫情发生以来,口罩、额温枪供不应求,假卖防疫物品电信诈骗警情居高不下。截至3月24日,我市假卖防疫物品诈骗立案358宗,涉案总金额1378万元,其中,包含企业采购以及个人购买,值得警惕!
案件回顾
古镇姜先生的朋友因为公司复工需要大量口罩,于是姜先生帮忙在微信找到一名声称有口罩货源的男子,询问购买口罩的情况。该男子表示.....
兄弟你找对人了!我这里有大量口罩现货出售,口罩单价2.5元/个,来源正规,货源充足稳定,等下我把营业执照发给你看哈!
姜先生心中一喜,马上向男子下单了2000个口罩。
随后,姜先生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了2笔共5000元的货款给该男子。收款后,该男子表示第二天就会发货。
然而两天过去了,该男子并没有发货,一开始他解释是上家没来得及发货,到最后直接失联。
卷款消失???
姜先生意识到被骗
立即向古镇警方报案
接报后,古镇公安分局反诈专班民警迅速展开侦查,发现嫌疑人还以同样的手法对广州、甘肃、福建等地6名事主实施诈骗。经连日来的缜密侦查,在市反诈骗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,民警发现嫌疑人黄某有重大作案嫌疑。
3月11日下午6点左右,古镇警方在东凤镇永乐路边成功抓获嫌疑人黄某。
▲嫌疑人与各地买家的聊天内容
据交代,黄某自己并没有货源,得知疫情期间很多企业都在求购口罩、额温枪等物品,于是心生一计,在网上下载了营业执照、N95口罩、一次性口罩等图片,谎称自己有稳定货源,且能大量供应,待诱骗受害人购买并下单付款后就失联。
至被抓获前,黄某骗取了中山古镇姜先生5000元,并先后骗取了广州、甘肃、福建等地6名事主合共30余万元人民币。
目前,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。
诈骗套路剖析
1.发布宣传广告:不法分子通过朋友圈、二手购物平台、电商平台等发布疫情相关物品销售广告。
2.引导私下交易:不管是微信朋友圈还是购物平台,不法分子最终都会以发货速度快或价格更优惠等理由引导到微信或QQ等社交软件进行私下交易,摆脱正规平台约束,为行骗做好铺垫。
3.先付款,接着不发货或发假货:双方谈妥交易价格后,不法分子便开始要求付订金。随后会以各种理由催促事主继续转账。而收款后,不法分子开始拖延发货或者发假货。
4.失联,不再回复:当事主再次因发货质量问题联系不法分子时,就会出现被拉黑或得不到回复的情况。
警方提示
1. 任何网络购物只找正规电商购物平台;
2. 明辨降价诱惑,严格遵守平台交易流程,坚决不接受私下交易;
3. 微商此类缺乏平台保护的私下交易,一律不信不购买。
|